網頁

被道德綁架的交易

最近慈濟因為一些周邊商品,被攻訐得體無完膚。

不過,我不覺得慈濟應該因為一尊佛像要賣三十萬而被抨擊。

這是最基礎的經濟學。供給和需求都成立,才會有交易。

那些抨擊慈濟佛像沒有那種價值,甚至煞有介事地分析材質、做工,我要說一句,那是主觀地把價格與價值混為一談。

試問,梵谷隨便一張畫,現在藝術品拍賣市場起價多少?如果以那些抨擊慈濟佛像其材質與做工不值三十萬的人的邏輯,梵谷的畫應該不值幾百元。

我相信,那些電視上的名嘴,在把慈濟批得體無完膚之際,用來接通告,彼此聯繫用的手機,應該不乏 iPhone 6,htc,三星等知名高價品牌。而多數懂 3C 的人應該都清楚,3C 產品的出廠成本,與實際的市場售價,有著不小的差距。如果以同樣的邏輯,為何不見眾人唾棄各大品牌商呢?

以己之是為是,以己之非而非,就是現今公理被扭曲的原因。大家義正辭嚴地跳出來,根據的是什麼?眾人忙著用道德綁架交易,難道不知道做生意雖然將本求利,也要顧客上門買單才行。大家嫌賣得貴,怎不笑買的人傻呢?

大老闆們用捐贈百萬、千萬新台幣所換來的一紙某某委員的證書,其價格可以推算,其價值則無從想像。這尊塑像也是同樣的道理。眾人拼了命的推敲這尊塑像是不是依照上人的形象,或是材質是怎樣的低價,都不重要。願意花三十萬買下它,覺得因此對這個團體有些貢獻,或是帶來心中些許平靜,只要買者覺得有那個價值,旁人多嘴什麼?

沒有留言: